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試映】一頁台北 Au Revoir Taipei

【一頁台北】劇照 在電影裡面,愛情是淡淡的,不著痕跡的,在身邊慢慢的流露出來,或許觀眾想要在某個橋段裡發現小凱對Susie產生好感的契機,但或許看完整部片後還是摸不著頭緒;或許你會期待著張孝全和楊祐寧如何在劇中演出精彩的對手戲,但是結果可能也會讓你有點失落,【一頁台北】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它可能無法像你所期待的其他電影一樣理出一個有脈絡可循的前因後果,也可能沒法在劇中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會讓你有這種強烈情感衝擊的,我想頂多是在劇中劇的【浪子情】裡感受到充滿台灣風格的「深厚情感」。

 【浪子情】這部片中劇,就像我們在熱門的八點檔上能看到的經典肥皂劇一樣,儘管在電影中,並沒有出現「麥可被卡車撞飛」或是「珍珠奶茶顏射」等又誇張又重口味的橋段,但是配合【一頁台北】故事線發展的認真式搞笑情節,讓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也讓人每每會心一笑,尤其是電影裡家家戶戶每個角色,看的都是【浪子情】的時候,那種不可思議的協調感更讓人看了覺得有趣,沒想到居住在國外的導演,能將台灣人的習慣抓的如此精確,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後來在映後座談上提到,【浪子情】並非針對台灣人所設計的橋段,而是世界各地都會有像這樣子的肥皂劇,所以外國人也是有被這個設計戳中笑點)。

【一頁台北】劇照 陳駿霖導演並不想讓這部電影裡面,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太過劇烈,而是透過每個人背後環境間的差異,讓觀影者能夠感受到「在這座城市裡,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的神奇之處,所以導演電影中玩了很多讓觀眾自由思考的開放式情節,讓觀眾在觀影中能自由解讀這部電影。這想必對台灣觀眾來說是很少有過的觀影體驗,因為它就是擺明了要讓你體驗那「和你期望、想像中不太一樣」的台北。要是這樣來解釋這部片的話,我想電影的電波頻率是否和觀眾相合,就又回歸了挑戰觀眾觀影口味的這個原點。因為【一頁台北】又和台灣觀眾心目中的大紅「國片」型象有所出入,可能這樣的改變又會讓觀眾稍稍無法接受。但電影本來就不是要讓每個觀眾在看完電影後有相同的解釋,所以對於導演的安排,我是還蠻能接受的。

 其實不是很喜歡郭采潔所演的Susie,但是她所飾演的書店店員一定得多管閒事,聒噪又多嘴才能跨進男主角姚淳耀所飾演的小凱的世界裡。誠品書店的邂逅不知怎地讓我想到一本背景發生在便利商店的愛情小說,在我們周遭似乎也有可能有「店員對常客產生好感的情節」,也可能會像片中在便利商店工作的高高一樣,愛上他的同事。那種愛在心裡口難開,不輕易表達出的好感,到最後或許就像是電影中不可思議的一夜般,恍若隔世,最終一切還是回歸原點。

  電影所要表現的,反而不是這麼寫實的感覺,而是參雜幻想風格的「奇幻寫實」。加上導演在太多橋段呈現不合邏輯的設計(例如高凌風和柯宇綸飾演的角色,似乎至始至終都沒有滿足到觀眾對他們的期待),讓這部電影一如導演的想法,沒有壞人、沒有衝突,製造出一齣可愛浪漫的鬧劇。這些在電影裡呈現的許多浪漫場景,或許不若大眾所知的台北,但是投入其中,看著看著不也覺得這樣的台北,這樣的壞人,也還挺可愛的嗎?

【一頁台北】劇照 【一頁台北】也許不太像是個約會男女必看的正統的浪漫愛情電影,但是這部平淡中點綴不同巧思的電影,讓台北平凡的夜晚顯得更加不凡;這對男女的冒險雖然讓我在看完整部電影後,感覺像是扮家家酒般猶如鬧劇,但是仔細想一想,有時候這樣的經歷也挺不賴的。我們眼中的冒險,不一定就得打打殺殺、衝突不斷。看完電影之後,或許對觀眾來說,我們會更加注意每個身邊的人事物,或許那些不經意交錯而過的日常風景,會發展出許多你意想不到的故事也說不定。這部調性輕鬆,看完忍不住嘴角上揚的電影,或許正適合這種春暖花開的季節,不管是男女或三五好友,都適合相約進電影院一看!

 最後透過這張圖,我想說姚淳耀你雖然你的法文讓歐洲人聽沒有,但是舞跳得比郭采潔還要好,整個很放得開耶(笑)。

(2010/03/31@京站威秀,感謝愛評網和原子映像提供的特映邀請。)

延伸閱讀:
一頁台北 / Au Revoir Taipei / 栞の心靈角落 / 栞
 [電影短評]《一頁台北》 / 【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 小智 

【一頁台北】海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公告】搬家了

   雖然有許多想說的,但簡而言之, 本部落格將自即日起停止張貼新文,往後將移轉至 blogger 繼續更新。  新的部落格網址在此: https://therainingcity.blogspot.tw  自從忠泰集團將樂多轉手其它公司繼續經營後,不知怎地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