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電影】凝視瑪莉娜 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

《凝視瑪莉娜》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 劇照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行為藝術」這件事或許還是很新穎的概念,或許大家對美術館展覽的印象,不外乎就是雕塑、繪畫、攝影或是影像裝置等作品,然而要在館內觀賞由「人本身的行為」所構成的藝術,不知對台灣人來說,會不會有點難被接受,但是行為藝術很有趣的一點是,縱使是一樣的動作,因為觀賞的人不同,當下的環境不同,呈現出來的也都會有些微的差距,讓行為藝術的本身變成一種「氛圍」的呈現,這是在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的理解。

 電影裡花了不少篇幅去回顧瑪莉娜年輕時和愛人烏雷共同創作的「關係工廠」系列作品,儘管已是超過30年以前的作品,但內容到現在看來還是有些驚世駭俗,男性和女性之間相互衝撞、摔倒,而後爬起來繼續衝撞最令人感到不解,其他作品裡還用上了刀鋒、箭頭和鞭打,這些光是想像就令人感受到痛楚的「行為」被搬演,或許無非是想透過這種驚世駭俗的畫面來探討所為的生存、情感或人際關係所伴隨的痛楚與糾結,並從中去探討人之所以生存的意義。

《凝視瑪莉娜》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 劇照

 若說赤裸、痛苦與鮮血,這些元素是作為瑪莉娜過往作品的主體其實也不為過,然而在「藝術家在現場」特展中所創作的新作則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除了凝視以外什麼都不作,一如瑪莉娜所說:什麼都不作其實是最困難的事情,因為這非常耗費心神。而對觀眾來說,要在專心的狀態下「被凝視」,其實也是一種耗費心神的過程,電影裡面一些觀眾的話其實讓人也不禁思考著什麼是藝術,若折磨是一種藝術,直接在觀眾面前表演令人看不懂的動作是一門藝術,那拿槍掃射是不是某天也會成為一種藝術呢?

 《凝視瑪莉娜》在忠實呈現藝術家的創作歷程之外,也讓觀眾聽見各式有關於瑪莉娜的評論,不論是曾與她親近的伴侶、身邊與她共事的工作人員也好,或是將她視為崇拜對象的粉絲、對她不予置評的觀眾也罷,甚至連好萊塢明星詹姆斯法蘭柯也在電影中短暫露面…無論對這位藝術家是否有夠多了解,不如透過這部紀錄片的觀賞經驗,讓自己接受一次不同的藝術洗禮。

(2013/02/03@國賓影城長春廣場)

相關連結:
【特稿】《凝視瑪莉娜》:「最難的就是什麼也不做。」/ BIOS Monthly / 林易柔
脆弱釋放我存在-《凝視瑪莉娜》 / 晴絮化 / 晴絮化
《凝視瑪莉娜》甩巴掌、剁手指是種藝術! / Das Kino波電影 / 波昂刺刺
凝視瑪莉娜:醍醐灌頂 / 藍色電影夢 / 藍祖蔚

 

格內閱讀:
【電影】危機解密 The Fifth Estate
【電影】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
【電影】最後的卡蜜兒 Camille Claudel 1915
【閱讀】聲色盒子-音效大師杜篤之的電影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公告】搬家了

   雖然有許多想說的,但簡而言之, 本部落格將自即日起停止張貼新文,往後將移轉至 blogger 繼續更新。  新的部落格網址在此: https://therainingcity.blogspot.tw  自從忠泰集團將樂多轉手其它公司繼續經營後,不知怎地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