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後段則是在柔伊回國後,阿南達結識了發行公司的助理梅。兩人的感情隨著電影的宣傳行程而日漸靠近,最後在曼谷家中開始了同居生活,跟著梅的視角走進阿南達的家中,這才發現在幾乎空無一人的公寓大樓裡,破敗即將改建的廢墟與充滿高雅裝潢的阿南達家房間是同時並存的;一位位打點清理房舍的管家、警衛和管理員的出現;象徵著阿南達家境的富裕,對照即將拆遷的破敗場景,似乎也代表者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至此,突然間好像我了解到了什麼,關於電影中阿南達的生活片段,這些看似流動卻激情的情感,卻感覺無法永久停駐在某人的心底,他所遇到的對象,都和自己有著些許差異,儘管在世上很難遇到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另一半,但是擁有多重身分(泰國出生/美國成長)的他,卻像是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棲身之地般,縱使和每個人都能夠相處融洽,卻無法真正地深入理解某一群人的內心。
電影後半段,似曾相似的畫面再次出現,梅好奇的要阿南達念起英語報紙,而當阿南達帶著梅前往留學生聚會的時候,自己對於身處不屬於自己的場域中,那種不自在的突兀感,自己也察覺到了,感情的世界縱使是你情我願,隨著培養而加溫,但是生長背景和文化差異,卻是自己怎麼樣也無法適應與接受的。
最後阿南達來到了機場,提著行李準備展開旅程。在這個人來人往,上演相遇與離別的所在,每個人都相聚在這裡,卻要前往各自不同的目的地,似乎在這個一群人共有的「寂寞感」,對他來說才是自己的歸屬。阿南達並非是被人所排斥或是厭惡的,就像柔伊與梅都不是因為這樣才與他漸漸疏遠,幾乎消失在他的生活圈哩,而是每個人其實都需要找到一個與自己相似的人,才擁有真正的歸屬感。
在【愛情需要翻譯】裡,我們看到的是寂寞,一個縱使擁有各式特質卻沒有真正隸屬所在的人,他如何在看見了許許多多隔閡後,發現自己儘管擁有廣闊的交友空間,但在接觸不到、沒法企及內心的情況下,最後終究還是孤單一人。電影用緩慢的步調和幾近靜止的拍攝方式,在看著這些看似百無聊賴,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看似融洽卻無法融入的氣氛裡,這樣的情景,或許觀眾也曾似曾相識也說不定。
(2011/05/31@信義威秀影城,感謝台北電影節的試映邀請)
相關連結:
‧台北電影節官方FACEBOOK
‧【愛情需要翻譯】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介紹
‧Hi-So (上流社會, 2010) / safari underground / gar~*
格內閱讀:
‧【電影】型男飛行日誌 Up in The Air
‧【電影】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
‧【電影】Once 曾經‧愛是唯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