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看到主角的遭遇也越來越失控,也不禁怨嘆「怎麼導演的遭遇會這麼地不幸」,感覺就像是冰島當地的經濟危機般,縱使導演倚靠政府的輔導和補助,到頭來卻發現政府當局也自身難保;當想要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時,卻發現自己不管投資哪種事業都是慘賠收場,母親的病況也是令人擔憂,不光是讓家裡淹水、差點引起火災,甚至接著忘記身邊的親人到底是誰…連串的糊塗事也讓主角對母親的病情十分擔心。
這些經歷都是導演自身的真實經歷,姑且不論其中有幾分真實或編造,但【奧斯卡媽媽】嘗試用詼諧的手法,讓觀眾對這段主角與母親的悽慘遭遇一笑置之,不像一般觀賞此類電影時的感受,會讓人覺得想要難過落淚;電影在處理情感的方式,顯得樸實而不太過煽情,反而更能去感受到其中母子之間互動的情感之真摯。
【奧斯卡媽媽】在講述故事的方式上,我自己覺得很特別的地方是,導演並沒有刻意去強調自己的生活是如何從做為奧斯卡入圍導演的意氣風發,到必須變賣家產的變化,以及母親從健康的身體到阿茲海默症發病後的明顯改變;相對的,導演反而呈現出的是一家人相互扶持的羈絆,唯獨面對不可抗拒的變化時卻又無能為力的情景,那些事件的發生並非是漸進式的,而是以一段段瑣碎的片段所構成,情感上或許有些無法連貫,但畢竟這些都並非是能夠在短短一部電影裡就能夠解決的人生難題(更何況導演還不只一個難題要解決),在電影最後,觀眾並沒有得到具體的人生解答,然而片尾,那段母親罹病後的執著,面對人生終將走向終點的時刻,她終於灑脫地放手,那樣的令人心疼,卻也難得是個療癒人心的劇情設計。
在電影中,子女照顧年邁父母的情景,都將是大部分人必須面對的過程,縱使人生遇到再多的無力和挫折,然而陪伴在身邊的,終究是自己最親的家人,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儘管在電影中,每個角色並未真正能走過難關,但當自己身處在最困窘的環境中,透過與家人團聚時共同描繪的回憶,或許那些不能承受之重,也能夠慢慢地獲得舒緩。【奧斯卡媽媽】是身為子女的導演奉獻給父母,一段充滿感謝的敘情詩篇,當然我們的人生並不像電影如此戲劇化,但仔細體會,劇中片段或許將讓自己更加珍惜與家人共處的時光。
(2011/05/10@國賓影城長春廣場,感謝聯影電影的試映邀請)
相關連結:
‧【奧斯卡媽媽】聯影官方部落格
‧奧斯卡媽媽 MAMMA GOGO / 喬伊電影隨想 / 喬伊
‧即將遺忘─【奧斯卡媽媽 / Mamma Gogo】/ 栞の心靈角落 / 栞
格內閱讀:
‧【電影】聽媽媽的話 I Killed My Mother
‧【電影】明日的記憶
‧【電影】七百擊 Bless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