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電影】該死的艾瑪 The Last Days of Emma Blank

 很難想像這些人是如何為了艾瑪的遺產而甘願低聲下氣、事事服從到這個地步。然而隨著劇情的推展,在艾瑪絕對權力的控制之下,這些低聲下氣的服從也漸漸變成流於形式的例行公事,最後參與角色扮演的每個人連本來的人性都漸漸開始扭曲。看到每個人幾近快要發狂,甚至扮演「女僕」的鞏妮想要罷演這個角色,艾瑪也只能說出一句「我就快要死了」。究竟是人之將死因而放縱她的任性,還是為了她的遺產而考驗大家的耐性,在看來很不自然的互動之下,這齣鬧劇也就注定迎向 了悲劇的結局。

 鞏妮或許是在這個大宅子裡面最容易跳脫的一個角色,因為她年輕,因為她的活動重心並非只是為了艾瑪,她還擁有很光明的未來和前途,卻因為愚蠢的遺產爭奪而加入了這場角色扮演,不管她在加入的當時是否出於自願,但是她並未像其他角色一般選擇隱忍,而是在被壓抑的卑躬屈膝之餘,還懂得向外尋找一個屬於她的自由國度,僅管只是短暫歡愉的魚水之歡,然而看得出鞏妮唯有在那湖畔的秘密基地,才有一絲絲的喘息空間。

 不管是管家漢納維、廚師貝拉、工人梅爾或是寵物狗戴歐,這些角色隨著劇情的推展,慢慢揭露出彼此之間的關係時,都不由得讓人倒抽一口氣,隨著電影的發展也讓人覺得越來越荒謬,也讓人開始懷疑起究竟在這個家裡面,什麼才是常態?電影中角色們的互動,乍看之下像是不得為其他人看見,隱藏在檯面下的情感糾葛,然後看著看著,會開始懷疑這些是否全都是為了艾瑪而隱忍自我的真實情感,衍生出來的扭曲現實。

 艾瑪固然有其可恨該死之處,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是否她也希望能夠維繫住那早已崩壞的羈絆,因而在死前設計了這款病態遊戲,用金錢來逼迫大家作這場「角色扮演」遊戲,期望透過金錢來看到眾人對自己的愛。然而在遊戲規則和獎賞這些條件慢慢崩壞的情況之下,那些瞬間被拋下的僅存良知,反倒讓艾瑪自找死路;但也唯有在此時,在失去了一切規範之下所誕生的良知和憐憫之心,才是最真誠的。

 【該死的艾瑪】透過一齣鬧劇探討人性的善與惡,真誠和虛偽。要如何在生活中飾演自己,抑或是毫無掩飾壓抑的自己去生活,這全都端看個人想法,然而在檢討人性虛偽面的同時,也請不要忘記,不管再怎麼樣虛偽的人,或許都還僅存著那一絲道德良知才對。

 在電影最後,即使這個荒謬的遊戲結束了,然而感覺上卻沒有任何人因為這場遊戲得到好處,也沒有人因為這場遊戲終於結束而感到喜悅,去除了女主人獨斷專制的角色框架束縛,真正的人性考性似乎也從這裡開始。看要是選擇繼續在這個小小的別墅裡面封閉自己,還是要選擇跳出這遊戲出外尋找自己的一片天,電影最後已經給了很明確的一個答案。

1 則留言:

  1. 非常喜歡您的分享~

    晚上剛看完艾瑪,整個感覺很妙!

    想到之前看導演的服務生之死,
    只說佩服阿~
    版主回覆:(2009-11-23 10:42:25)
    你好,感謝你來留言。
    也謝謝你喜歡我的分享,哈哈!
     
    不過感覺【服務生之死】的笑點好像比較多啊XD
    可能是今年金馬到目前為止
    看了很多關於家庭和人際關係的片的關係,
    【該死的艾瑪】看完以後反而到是覺得還好。

    回覆刪除

【公告】搬家了

   雖然有許多想說的,但簡而言之, 本部落格將自即日起停止張貼新文,往後將移轉至 blogger 繼續更新。  新的部落格網址在此: https://therainingcity.blogspot.tw  自從忠泰集團將樂多轉手其它公司繼續經營後,不知怎地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