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過後,政府開始清算這些知識份子,白色恐怖壟罩著文清和他的朋友們;另一方面病癒的文良被上海舊識誣陷為漢奸,入獄受盡折磨後再次成為神經病,文雄則在一場和中國人的爭執中意外身亡。最後連和寬美結婚生子後的文清,也被警察捉走,從此一去不回…
雖說兩個小時半的電影可以在短短幾句話中就能帶過,然而我卻不知道要如何敲打鍵盤來寫出這部電影的心得,因為自己實在太過震撼、太過震驚也太過悲傷。在老媽連二二八事件都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的那個年代,在天安門事件的畫面在大街小巷透過全球放送的那個年代,在自己不過只是個三歲小娃的年代裡。侯孝賢導 演拍出了一部道盡了小人物是如何在這樣歷經劇烈變動的大時代當中,面對這充滿悲情的命運卻仍要堅強的活在這塊土地上。
自己活在這樣的時代當中,很難想像當時對於林家來說,這隨著戰爭結束而接踵而來的種種變遷究竟是什麼樣的災難。與其說早已成為了不管面對什麼樣的悲慘命運都只得認命的自怨自艾個性,倒不如說是順應著時代潮流而自行尋求的生存方式。時至今日,我甚至覺得台灣人都還保有如此堅忍的人格特質。
在電影裡面所帶出的台灣族群認同、緊密連結的家庭關係、面對挑戰的勇敢面對…這些都是從電影當中所呈現出來的,屬於台灣人的特質,我們在這樣的歷史背景當中,到現在還有更多人仍在爭吵著台灣的主權問題、台灣的歸屬問題,可以說這些影像從二十年前到二十年後看來,似乎並未有任何改變,但是他根本的讓專屬於台灣人民的聲音呈現在眾人面前;呈現出來的,是那時候還不敢言說,只得偷偷討論著的歷史的傷。
也就因為這樣子,悲情城市成為了用一個家族的縮影,寫下氣勢恢弘的大時代劇;許多鏡頭猶如凝結般的緩緩移動,卻帶出的是充滿了感情,充滿對土地關懷的動盪史;也告訴我們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也都一樣,我們都還擁有夢想。透過電影畫面的呈現,【悲情城市】或許能讓更多人知道屬於台灣人過往的記憶,而這些屬於時代的記憶,並非單純只有衝突和對立而已。
延伸閱讀:
‧《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台灣人的聲音 / 開到荼蘼花事了 / changklun
‧<悲情城市>心得 / All Change 夢.行記 / 京兆真
‧《悲情城市》 電影觀後感 / 拿鐵咖啡的筆記 / 拿鐵咖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