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故事發生在印度,所以許多宗教、種族、階級和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發生在電影中,更凸顯了在這個不斷開發成長的國度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待解決。從貧民窟、種族衝突、人口販賣到雛妓問題等…我們隨著主角傑默從小到大的經歷一一看見印度社會的殘酷與不平等。而傑默他自小的許多痛苦回憶也成為他在「百萬大富翁」裡答題的重要依據。
看到傑默一路過關斬將答題,然後還能很順利的一步一步帶出他的成長故事的時候,我內心在想說:「怎麼可能會按照從小到大的時間順序來答出每個問題啊?」(因為小說裡主角每解釋一題的時候,年紀是跳著說的。)但是電影這樣子的安排無非是相當流暢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在電影中也簡化了小說當中相當多的內容,除了主角在童年時期又依序待了許多地方這個部分被簡化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關於同性戀的部分(當然小說裡會遇到這麼多GAY也是誇張到一種可怕的地步)、另外男主角的童年好友變成了哥哥,還有關於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愛情部分也成為了電影的主軸之一,幾乎到了電影後期,傑默對拉蒂卡的感覺一定變成一種純粹的思念,想要見到對方的心情了。
儘管更動了許多地方,甚至連主角為什麼要上節目的目的也不太一樣,但是整部電影的主軸依舊充滿了那種光明勵志的感覺,就算是遇到了再困難的逆境也千萬不要放棄,只要秉持信念的話,相信上天會給自己一個扭轉乾坤的機會,最後終究會皇天不負苦心人啊。
…總覺得自己好像不太適合講這樣子的話,說起來好彆扭,而且我看完還哭了是什麼鬼(炸)。
然後,我覺得自己應該先看完電影再去看原著才對,因為更動的東西太多了,讓我每次看的時候都一直再想原著應該是這樣那樣才對…不過不愧是奧斯卡的得獎作品,在這樣的時局和大環境中,真的需要這樣子溫馨勵志的電影來鼓舞一下大家的心,印度的許多電影(不是在講這部啦,這部是英國片)也都是用歌舞和許多誇張的情節來讓觀眾能暫時逃離悲慘的環境嘛。片尾的歌舞畫面,或許就是對印度某種程度的致敬也說不定。
延伸閱讀:
‧電影中文官方網站
‧貧民百萬富翁觀後感 / 快樂貓玩生活 / 快樂貓
‧「貧民百萬富翁」 電影觀後感 / 李小鳳的播報台 / 李小鳳
‧窮苦的宿命:Slumdog Millionaire (貧民百萬富翁) / What We Begin / Hoching
電影剛看完了~準備日後再來k書
回覆刪除看來決定先看電影在看書是正確的:P
對啊,我覺得應該要先看電影的。
回覆刪除就像當初【巧克力工廠】被改編成電影的時候
我也滿懷期待去看,可是最後還是有一滴滴小失落(遠目)…
好啦話題扯遠了,【貧民百萬富翁】兩個版本還是各有特色的
畢竟丹尼鮑伊導演的功力不在話下咩~